档案馆里的课堂
6月11日清晨,天空蔚蓝,凉风习习。铜川市档案馆的院落里绿树成荫,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迎来了一批充满青春活力的参观者——铜川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一号展厅,讲解员详细解说了铜川的发展历程:同官县、耀县、宜君县的解放及新政权建设情况,铜川的工业、农业、畜牧业等城市建设概况,铜川煤炭、水泥、铝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漆水河的治理、沮河取水工程、棚户区改造等建市以来的重大民心工程建设以及文化部分的六个专题:医药文化、养生文化、书画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在展厅最后一部分,大家饶有兴趣地了解了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以来,新兴崛起的休闲旅游、中医药发展等可持续发展产业。
大家在一号展厅留恋驻足,有的同学还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老师和讲解员展开热烈讨论。之后,同学们参观了抗战纪实展室和珍品档案展室。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议论,汤佳瑶同学感慨地说:“今天近距离地接触到铜川悠久的历史,收获很大,没想到我的家乡文化这么厚重。以后要努力学习,为建设家乡做出贡献。”李旭辉同学说:“看到展厅的实物展览,我很惊叹,红色文化让我了解到铜川的光辉历史,陶瓷文化使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新课改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将“当代文化参与”与“学科融合”列为学习任务群,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开展社区文化调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次研学活动将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知识以档案展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对铜川发展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深入思考,同时为新高考、为人生发展积淀知识,积累经验。
(作者:陈红涛 审核:李小玲)